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新闻资讯  >  正文

【2024暑期实践·浙江诗路文化社会实践队】水流贯南北,史韵通古今——浙江运河宁波篇

来源:人文小微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07-26      点击数量: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编制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了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进运河航运转型提升和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四方面的任务。浙江诗路文化孕育于吴越时期,发展于晋唐时期,成熟于宋元时期,繁荣于明清时期。其是以“诗”为灵魂,以“路”为载体,自然与人文交互作用和内在统一而形成的文化形态,尤其在浙江地区孕育了发达的诗路体系,其中囊括了运河文化。围绕诗路文化,人文学院开展多次学术会议、研学旅行、文旅开发等活动。

7月22日至26日,由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理事、校人文社科处处长高平教授带领,台州学院诗路文化实践队赴宁波绍兴杭州湖州嘉兴等地进行考察。在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十周年之际,本次考察主要聚焦于浙东运河与京杭大运河,探访大运河承载的厚重历史底蕴。

7月22日,浙江诗路文化实践队开启了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来的第一站——宁波。

壹、东南佛国——天童寺

首先,实践队先后行至“东南佛国”天童寺和“晋代古刹”阿育王寺。寺内青石铺就,青松独立,檀香缭绕。

天王殿——作为两寺的主殿堂,采用重檐歇山顶结构,筒瓦骑缝,并饰以鸱尾脊兽,展现出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殿内设有佛龛,供奉主要佛像,两侧布置有四大天王等护法神像。针对神像的各色姿态,高平老师帮助学生深切理解“风调雨顺”的寓意。

天童寺设有藏经楼和罗汉堂,楼内珍藏珍贵的佛教经典和文献。阿育王寺中设有舍利殿。殿内矗立高石塔,内置佛龛。塔旁列利宾与阿育王像,后侧供奉释迦牟尼卧佛像。殿中是一方铜质宝箧塔,其藏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此外,阿育王寺还是阳明心学东传日本的起点。王阳明曾在宁波访名山,与高僧了庵桂悟会晤。

贰、三江口

下午,考察队到达三江口。大运河宁波段,横贯南北,辐射四方,绵亘数百里,穿越余姚、慈溪、鄞州区、镇海古地,姚江甬江奉化江三江汇聚,奔腾入海,滋养了四明悠久文明。

三江口作为运河与海之交点,成就了中国大运河“河海联运”的核心枢纽,尽显宁波“东通大洋、西接江淮、转运四方、港达天下”的独特优势。

老外滩位于三江口的江北岸,作为进入宁波古城的门户,展现出当地的历史记忆、多元文化风貌,以及宁波作为丝绸之路经济重镇的辉煌往昔,包括海上丝绸之路的灿烂篇章。

作为“五口通商”中的最早对外开放区,宁波老外滩在1844年开埠,是宁波帮的发祥地,孕育出独特的商帮文化。漫步在繁华的步行商业街街头,实践队从科技屏中了解到关于老外滩的人文故事、旅游经典以及知名品牌。街中林列有各色酒吧商铺,外围布有美食小街。美食小街中入驻着各色美食品牌商铺。实践队走出小街,沿着江滨海岸,可见海岸线上仍有淤泥堆积,依稀可见明州港(今宁波市)曾经商行四海的历史。

随后实践队行至江北天主教堂。始建于同治十一年,江北天主教堂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教堂内部承重体系采用中国传统的抬梁式架构,空间布局上则体现为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是一座东西合璧的艺术精品,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今,其作为宁波老外滩的标志性建筑,为宁波这座城市增添了浓郁色彩与深厚底蕴。

教堂北面的甬江大桥横跨甬江。桥下建有宁波老外滩展览馆。展览馆结合数字化技术展现宁波历史篇章。

距离天主教堂不远处,三江口设有海上茶路启航地纪念碑。该地标设一个主碑、四个副碑、茶叶形船体和船栓群。帆型主碑刻有中英文碑记,前设的船栓群象征古明州樯桅林立、商船云集的繁华景象。

最后,考察队来到道元禅师入宋纪念碑处。纪念碑是为纪念南宋日本僧人道元禅师在宁波的求法经历及其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其外形独特,似一船行于海上,碑文如帆。顶上的璀璨明珠象征地球的世界性。

叁、小结

位于大陆海岸线中端,宁绍平原东部沿海位置,宁波处于浙东运河的东端终点,既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运河沿线孕育了极具代表性的阳明文化、商贸文化、藏书文化和商帮文化等特色文化的同时,保留有绵长河道和丰富的水利工程、航运设施、聚落遗产、生态景观等遗产要素

凭借独特风貌,宁波在浙东运河文化中留下鲜明印记与独特表达,为高质量推进运河诗路文化带建设、全方面打造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能级的产业长廊和高水平的旅游长廊,掀开运河文化的崭新篇章。


本文转自“人文小微”公众号。因网页排版要求,删减了原文中出现的部分图片。

文:陈锦羿 叶馨雨/图:叶馨雨 陈锦羿/审核:高平 蒋霞 陈晓雨/责任编辑:和合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