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隐居天台山的唐代诗人;他的诗,穿越千年光阴,漂洋过海,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他是寒山,一位被奉为“和合文化诗意代言人”的隐逸诗人。他的诗中,蕴藏着怎样的心灵密码与和合智慧?

2025年8月31日上午9:30,“和合文化百场讲坛”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50期。本期讲坛以“寒山诗韵·和合智慧——跨越千年的心灵回响”为主题,在台州市图书馆隆重开讲,引领市民一同走进寒山的诗意世界,感受跨越千年的心灵共鸣。
主旨演讲

“今天,你寒山了吗?”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台州市名家工作室领衔人何善蒙教授在“寒山与和合文化”的主题分享中,以深厚的学养引领观众回溯了寒山诗走向世界的传奇历程。他特别提到,目前所知最早的寒山诗英译可追溯至1933年:著名汉学家亨利·哈特(Henry H. Hart)在其著作《百姓》(The Hundred Names)中翻译了《城北仲家翁》一诗。而寒山诗真正在西方产生现象级影响,则是因为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的翻译从而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美国的“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紧密相连,深刻影响美国社会。
何善蒙教授通过珍贵的图文资料,生动讲述了加里·斯奈德、比尔·波特、沃岑以及冷弗斯蒂等美国诗人跨越重洋的“寒山寻根”之旅。何教授指出,这些诗人的“寻根”之旅,是寒山诗作为文化桥梁的最佳例证,是他们对寒山精神的高度认同。寒山诗中深蕴的简朴自足的生活意趣、超然物外的心灵自由与天地人伦的和合之境,恰是其内在精神价值的核心彰显,深深触动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对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说,“今天你寒山了吗?”意味着对自我内在精神世界的回望与坚守。
现场朗诵

除何善蒙教授的主题演讲外,活动现场还迎来一场诗意的沉浸体验。台州学院教授王正、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交通音乐节目部主任杨育杨深情朗诵,将现场观众带入寒山诗歌的意境世界,通过声音的艺术实现了古今心灵的对话与交融。
现场论道

随后,一场思想碰撞的“论道”环节精彩上演。五位来自学界、出版界和文化产业界的嘉宾围绕寒山文化的当代价值展开了深入探讨。

何善蒙
浙江天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台州市和合文化研究院院长,《杳杳寒山》作者。
“寒山从我心底的一个外在logo,变成了内在的意义。”
何善蒙教授分享了他对寒山认知的变化过程:从幼时的“熟视无睹”,到成年后感到“有意思”,再到深入研究时的“震撼”,最终在节目中将其视为“对个人有内在意义”的存在。他强调寒山诗不仅是超然物外的表达,更是对普通人生活的观照,能在当代人焦虑、快节奏的生活中提供一种“向内观照”的精神安顿。

王正
台州学院教授,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教学名师,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台州市第五届名家工作室领衔人。
“寒山诗告诉我们:不要内卷,要开拓;不要投机,要实力;不要执念,要真我。”王正教授通过三首寒山诗展开阐释,批判投机取巧,提倡靠实力立足;反对“内卷”,鼓励开拓新领域;倡导放下执念,回归真我,达到心灵的和合与宁静。他指出寒山诗对当代社会价值观、人际关系和心理调适具有深刻的现实启发。

若男
江西人民出版社北京江右天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副编审,《杳杳寒山》策划编辑、责任编辑。
“如何让冷门诗人翻红?靠的是人与文化的共鸣传播。”若男从出版人的角度出发,强调文化工作者应努力将寒山文化带入大众视野。她提出通过“朋友圈分享”“饭圈文化式传播”等方式,借助何善蒙等学者的影响力,让寒山诗既保持学术深度,又能以亲切的方式走进普通读者的日常生活。

杨供法
台州学院和合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任台州市文史馆馆员、天台山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出版《文化精神价值》《和合文化快读》等著作6部,主编教材2本。
“寒山与和合文化的象征意义,是在历史洪流中逐渐形成的。”杨供法教授从时代背景分析寒山拾得成为和合文化符号象征与寒山诗的关联。他指出,在“反清复明”的动荡背景下,寒山诗中所倡导的“和谐”“包容”精神逐渐被提升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社会稳定与心灵安顿的象征,具有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王典磊
天台山旅游集团总经理,天台山旅游人,主导了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各景区详细规划、天台山县旅游规划等编制和实施。
“寒山洞是身心和合的天然道场,文化+旅游是寒山精神的现代载体。”
王典磊从文旅融合的实践角度出发,强调寒山洞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本身就是“身心和合”的体现。他提出天台山可通过“文化+旅游”的方式,将寒山精神转化为现代人可体验、可感知的生活场景,如自然研学、文化静修、诗意旅行等,让游客在游览中实现精神回归。
自2017年首场活动至今,“和合文化百场讲坛”已连续成功举办八年共50期,汇集文化、经济、社科等领域200余名专家学者,多维度解读和合之美、和合之智、和合之用,是深度阐释和传播和合文化的金牌系列文化活动。八年时间里,50期讲坛全部面向公众开放,主办方足迹遍布台州九个县(市、区),更走向杭州、上海、新疆等地,活动不仅走进高校课堂、机关单位,更是走入企业、乡镇礼堂,让“和合文化”突破时空限制,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期讲坛作为“和合文化百场讲坛”的第50期特别活动,不仅展现了台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了和合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性发展和世界性意义。未来,“和合文化百场讲坛”将继续深耕地方文化资源,以更多元的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