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于2022年11月29日在浙江天台山和日本东京、西班牙马德里同步举行,论坛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专家、驻华领事等参会。他们围绕“和合文 化与共同发展”主题,对话参会学者,共论和合之道。本届论坛着重讨论了中华优秀文化对外传播、构建和合文化话语体系、天台山和合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等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增进了中外 文化交流,深化了和合文化研究。
关键词:“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共同发展;天台山;综述
“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HCGF)”于2022年11月29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国浙江天台山和日本东京、西班牙马德里三地同步举行,就“和而不同”思想与文明交流互鉴、“互利共赢”理念与推进开放合作、“天人合一”智慧与推动绿色发展等议题展开跨国交流。本届论坛由中国外文局、中华文化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台州市委市政府主办。中国外文出版局局长杜占元先生为论坛致辞,他指出,和合文化 尊重各国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倡导合 作共赢,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和谐,也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和合学”创立者张立文先生发来视频致辞,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教授作视频发言,他们高度肯定举办“和合文化全球论坛”的意义 ,以及和合文化对于促进各国共 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此外,来自 世界各地的近40位知名专家、驻华领事在线上线下发表演讲,与200多位参会学者对话,共论和合之道。鉴于参会专家众多,仅选择部分专家的发言综述之。
一、关于“和而不同”思想与文明交流互鉴
在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中,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是其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他把当代人类文明划分为八个板块,并预测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冲突将在这些板块之间进行,不同板块交界的“断层线”地区更有可能爆发剧烈的文明冲突。对此,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戴宁先生认为,文明冲突论是冷战思维在文化关系 中的体现,与“文明冲突”论不同,和合文化倡导“和而不同”,崇尚和平、和谐 、友谊,可以增进人 们相互理解,推动文明和谐对话,促进全球合作发展。
他认为,印尼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与和合文化是一致的。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 家,是多种宗教共存的国家,是不同种族、语言和文化交融的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创造了一种尊重分歧、相互包容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正如印尼的国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不仅对维护印尼社会和谐很重要,对促进国际社会合作也有意义。他希望论坛可以推进中印尼两国文化交流,加强人类文明互鉴,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刘鸿武教授,作了题为《中华和合共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发言。他认为,世界历史上不乏出现过多民族的大帝国,但大多不能久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不能处理好民族文化关系,尤其是偏好强制同化,企图铲除多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这不仅造成国家文化机体的僵化,亦足以促成民族的分裂,导致国家的解体。但中华文化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和而不同 ”“和合共生”的和合思维,这是中华文明的精义所在,也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智慧。正是这种和合思维,使中国拥有了民族关系的调适机制,促成了多民族的文化复合体,也给我们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髓、解开绵延不绝的中华民族谜底提供了基本的认知框架。
刘教授进而推断,既然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中华文化的绵延永续都基于它们的“和而不同”“和合共生”,那么人类的未来,亦将取决于其他文明能否与中华文化交流互鉴,取决于国际社会能否与中国共同发展。
二、关于“互利共赢”理念与推进开放合作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多重危机,全球化处于新的十字路口。单边主义还是多边合作,零和博弈还是互利共赢?与会学者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日本东亚共同体研究所所长孙崎享教授,发表了题为《合作共赢理念与开放包容发展》的演讲。他完全认同“合作共赢”理念,呼吁各国经济合作。但他强烈地意识到,“合作共赢 ”的主张在当下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因为在近现代的战略思想谱系上,“共赢”远不如与之相对的“零和”思想有优势。这与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有关,更与基辛格等确立的“最大化本国国力,极小化其他国家能力”的美国外交原则直接相关 。孙崎教授引用格雷厄姆·艾莉森的“势力圈”概念并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上的多个势力圈合并到美国一个势力圈,其他国家都被迫按照美国的规则行事。表面看来,“二战”后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以及之后发展起来的东盟,似乎都体现了“合作共赢”理念。然而,这些“共同体”并没有越出美国的势力圈,欧洲共同体所以被允许存在,是因为它只是在美国势力圈内的“双赢”;东盟其实也被认为是美国的准势力圈,至少不是与美国敌对的势力圈。而中、日、韩曾努力建构的“东亚共同体”之所以遭遇重重阻碍,是因为在美国看来,这是在试图摆脱自己的势力圈,是不可容忍的,因此它凭借对韩日的掌控能力,干预两国的国内政治,阻扰“东亚共同体”的形成。现在看来,“东亚共同体”的难产,却是美国势力圈的成功。
但孙崎教授并不因此而悲观,他认为,美国势力圈已然暴露出“崩塌”之势。他的依据是,美国势力圈是以七国集团(G7)为中心构建起来的,而G7的经济实力已不比从前。虽然,现在的新兴经济体(E7)并不是一个整体,也无法确定它们将以怎样的关系参与未来国际秩序的形成过程,但可以看出的是,它们的经济总量已远超G7,这决定了G7不再具有支配世界秩序的能力。孙崎教授由此呼 吁美国的决策者,放弃“势力圈”观念,转到美中合作、实现共赢的思路上来,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也是被过去中美合作历史证明了的可行思路。
三、关于 “ 天人合一”智慧与推动绿色发展
在人类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全球资源和能源日益减少,有的濒临枯竭。如何应对资源和能源日益短缺带来的挑战?这不仅是中的课题,也是世界各国的课题,因而也成了本届和合文化全球论坛的主题之一。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山本良一先生为此作了题为《“天人合一”智慧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演讲。他先追溯了“天人合一”思想的源流。汉代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说,成为此后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根据;佛教天台宗的湛然大师提出了“无情有性”的观点,认为不仅众生具有佛性,一切尘土、瓦砾、草木等皆具有佛性,这就使包括人在内的“有情”众生与自然的“无情”万物在“佛性”上合一了;道家庄子提出的“齐物论”,也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山本教授也回溯了日本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与中国的渊源关系。他指出,古代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随着佛教东传到日本。传教大师最澄留学天台山国清寺,回国后成为日本天台宗始祖。日本天台宗的安然以“无情有性”为依据,提出了“草木国土皆成佛”的思想;空海留学唐都长安青龙寺,回国后成为日本真言宗(日本密宗的通称)的始祖。真言宗也认为,万物是互相依赖的,每个人都是与其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而要平等对待万物。
山本教授总结道,“天人合一”是古代东方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关于天、地、人三才和谐的主张,是今天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推动绿色发展的 重要思想资源。不过,由于技术、产业发展和人类福利水平的快速提高,人口也随之急剧增长,彻底改变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因而仅凭“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已不够了,现代人需要重新审视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为此,山本教授提出了值得研究者深思的两个观点:一是21世纪人类需要有一种地球伦理的新“宗教”,譬如非人类中心主义、代际伦 理、地球整体主义、可持续发展等,让这些伦理提升至“宗教”形式,以便规范人类的行为,建立和强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二是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相比,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缓慢,为培育具有地球伦理的新人类,我们急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使文化发展与科学进步相适应。
荷兰原教育、文化和科学部长奈斯安(Nijs)女士,作了题为《和合文化与全球绿色发展》的发言。 她肯定了“天人合一 ”思想有助于推进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因为,“天人合一”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不仅意味着对所有生物的尊重,还意味着我们的农业生产应与地球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相适应,工业生产应与地球的矿产资源相匹配。这就要求我们像照顾家人那样照顾地球,而和合文化正是倡导“天人合一 ”理念的人类智慧。她由此得出结论,和合文化有助于支持我们走上全球绿色发展的正确道路。她同时认为,和合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种关系扩展到不同国家之间,就是要提倡“协和万邦”,以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矛盾或冲突 。而我们的星球也有充足的空间,可以容纳不同文化背景的东西方人和平共处。
中国美术学院高世名教授以《和合精神 自然之道》为题发言。他从东京森美术馆馆长David Elliott策划的“快乐:艺术和生命的生存手册”的“和合”板块切入,引出自己对寒山子文化性格的认识。他认为,千年以来,寒山子的形象在儒、释、道三教变幻流转,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寒山子在山岩林泉间的自在。长安的繁华都市,不是他施展才华的舞台,天台的寒岩山水,才是寒山子栖息身心之所。这种身心和合、天人合一的境界,正是中华传统文化追求的和合之道,也是当代生态文明的本来意涵。生态文明本于和合之道。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常皓先生也在论坛上作了发言。他首先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阐述了和合文化与绿色发展的关系。他认为,绿色发展的目标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与和合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若合符节。和合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折射了中国先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智慧;而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绿色发展,体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循环经济。以和合文化推动绿色发展,是古老中国文化与当代人类文明交相辉映的过程。他进而提出了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绿色国际产能合作、深化生态环保产业合作、提升区域绿色发展合作等四点建议,希望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和合文化能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四、关于文化交流和传播
我国总体经济实力已跃升至世界第二大经济 体,但国际话语体系中“西强我弱”的特征仍然明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需要在构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多下功夫 。浙江省委党校陈立旭教 授为此作了题为《弘扬中华和合文化展现可信可 爱可敬中国形象》的发言。他依据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结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谈了中华优秀文 化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他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一个合作、普惠、共赢的国际秩序,也是一个包含多种要素、多 层面、多领域、多疆域的复合型立体架构,是一个 体现“和而不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理念的共同体。概言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是具有中国风貌的全球交往新思想,它既继承了中华和合文化的精华,又扬弃和超越了近代以来的西方文明,是中国为世界发展和全球治理提 供“中国方案”的典范。
陈教授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 族,有条件、有能力展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 国形象。在5000多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崇尚“和为贵”的价值理念,追求和平、和谐的社会理想,坚 守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的道德伦理,中国人没有侵 略别国、称王称霸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有丰富的 和合思想资源,有智慧、有办法塑造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几千年的对外关系上,中华和合文化倡导“和而不同”的交往原则,主张不 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进步;中华和合文化倡导“协和万邦”,主张各国通过和平协商解决矛盾和冲突。“和为贵”的价值理念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和而不同”的交往原则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最后,他提出了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基本途径:必须从自身发展与世界和平发展 的互动关系出发,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在塑造中国形象上,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和基因创造性地发掘出来,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度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 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为世界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崭新篇章。
当代著名小说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麦加先生,结合自己作品走向世界的经验,谈了对外文化传播的体会。他首先认为,在这个“世界是平的”的时代里,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尤为重要,交流对话是消除误会、减少冲突最有效的途径。而文化交流对话有多种途径和方式,经贸往来是交流,面对面坐在一起开会、对话是交流,互相阅读、传承对方的文学艺术作品也是交流,甚至是 更重要的交流。他强调,中国作品走向世界,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翻译家的作用很重要,因为“每一部文字作品都是一个可能的文明外交使者。从可能到事实,只有一个翻译家的距离”。
麦加先生相信,中国作家在未来会写出更多 更好的中国故事。因为中国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生活着14亿勤劳、善良、智慧、诚恳的人民,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积淀了辉煌的文化瑰宝和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发展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改革开放40多年来,这个古老的国度焕发出勃勃生机,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辉煌,向世界提供了方方面面的发展经验和成功之道。今天的中国,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也是世界文明成果重要的保护者和建设者;今天的中国作家既能畅通地学习、借鉴世界文学的优秀成果,同时又处在活力四射、国泰民安的大好时期,热火朝天、多层次、多触角的生活,给中国作家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活水。
傅守祥教授代表本届论坛征文获奖者,发表了题为《论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误读与文明互鉴》的演讲。他认为,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人类进步发展的重要动能。但在跨文化交流中,普遍存在一种文化误读现象,需要我们客观正视与恰当处置,以疏解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障碍,减少文化壁垒、避免文化冲突。中外文化的沟通和理解需要无数的“反”误读方能完成,才能达到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互补。
傅教授分析了产生文化误读的原因。每种语言深植于其背后不同的历史文化,彼此之间存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及民族心理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存在盲点;二是存在偏见。而各类主体的盲点、偏见甚至敌意加剧了“理解的变异”。但从思想生成的正向博弈与文化传播的文化增殖角度看,正读、反读抑或误读都有价值。特别是在文明史上,有不少文学艺术经典在传播过程中所经历的“创造性”误读,不仅没有扭曲反而丰富了其“现实生命”。如寒山诗在欧美的文化旅行与经典化,以及迪斯尼系列电影《花木兰》的文化误读,完成了一种意料之外的文化之根的漂移与嫁接。
傅教授最后提醒,在后疫情时代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敌意式的文化误读和文明曲解可能增加。他说,后新冠时代或许是前争端时代,疫情带给人类社会的撕裂远比人们想象的严重,国与国 之间的信任和协作会大幅减少,敌意式误读助推文明冲突到达高潮。人们应以更加开放、包容、平等、尊重的态度来面对,以开放心态促进跨文化碰撞中的“和而不同”,这才是减少、疏解误读的重要途径。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任国征先生提交的《和合文化传播的国际话语权范式》论文,引起了本届论坛的关注。任先生认为,和合文化传播迫切需要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合文化是在与国内外文化交流中与时俱进,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具有大气、包容、创新的活力与品质,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产生持久的影响力。我们必须重视和合文化的对外传播,而这就要 求我们必须重视政治学视野下的国际话语权建设,并以此建立和合文化传播范式。任先生以福柯的“话语权”理论为依据,认为西方话语承载着西方的思想理论、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政治原则、制度规范、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和价值渗 透性。话语具有生产的一面,它可以通过主体的一 系列活动塑造和反制权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迅速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取得巨大成就的解释权很多时候并不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在解读中国实践时所使用的概念、理论往往取自西方,我们自己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模式的解读很多时候是“喻化式”的政策解读,缺乏深厚的学理性支撑。因此,提升和合文化国际话语权根本性的一点,是用鲜活的、生动的、深刻的理论阐释这种实践,向世界展示一个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一个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做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一个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任先生强调,和合文化传播迫切需要提升话 语体系的形式设计。和合文化传播不能只从话语 主体角度考虑,还必须关注话语客体。我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中,长期忽略了话语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差异性,习惯于将国内话语形式搬到国际话语环境中,其结果往往是“混淆了‘国际话语权’与‘政治宣传’‘政策话语’‘舆情分析’或‘舆论引导’等概念的区别,对话语权本质的理解存在偏差”。在设计和合文化话语体系中,要将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一方面要求提炼、打造作为话语内核的新 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另一方面要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要学会以容易被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报道,要充分利用文艺方式,“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
任先生还认为,和合文化有助于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与构建,西方社会已 经建构起一套完善的国际话语体系,包含文化价 值观念、制度模式、体制机制、日常生活等方面,而且具有鲜明的逻辑自洽性、价值引领性、行为规范 性,它一直主导着国际话语权。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方针,将马克思主义话语、西方现代话语与中国传统话语三者有效融合起来。当前,在争夺国际话语权的过程中,和合文化所蕴含的中国话语,如和合思维、和为贵等,在国际传播中并不构成阻碍因素,相反,它们丰富了国际话语。今后,和合文化国际话语权提升的使命,要从国际现实和中国国情出发,提出具有世界意义的新概念、新表述、新理论,引领国际话语、设置国际议题、制定国际话语规则、建构强大国际话语传播载体,进而建立和合文化传播范式。
五、关于和合文化的内涵与定位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华和合文化弘扬工程”启动,学界对和合文化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如关于和合文化的价值问题,学者就因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地阐释和合文化的价值;如在和合文化概念的界定上,学界至今也未达成共识,包括在“和合”与“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与古希腊哲学的“和谐”的异同等都有待厘清。奈斯安(Nijs)女士在发言中,就中西对“和”的理解做了比较。她认为,和合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的“和合”与希腊语中的ἁρμονιόα(和谐)或英文的harmonious有共同之处,它们最初都与美 的世界——音乐有关,由此看来,“和”与ἁρμονιόα在起源上有共同点,内含了东西方先人对和谐的期盼。
但“和合”与ἁρμονιόα之间还是有细微的差别,“和合”是和合文化的核心范畴,其精义在于“和而不同”,其特征是“和谐而不同一”或“多样性的和谐”;而毕达哥拉斯的ἁρμονιόα是建立在预先确定的普遍秩序上的。他所谓的“普遍秩序 ”反映在数学以及自然的完美和谐中。赫拉克利特则欣赏“隐藏的调谐(即对立统一)”,他认为“相反者相成,对立造成和谐”“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这就是说相互对立的事物才会促进彼此的发展,而对立物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过程中才会产生和谐。这样一来,赫氏将一切不和谐或看似不和谐的事物重新带入和谐,甚至看似不和谐的事物也会被“逻辑斯”和谐统一,最终的结果就是“万物合一”。柏拉图同意毕达哥拉斯的观点,即ἁρμονιόα是基于一种可理解的数学秩序:一种在整个宇宙中运行的秩序,无论是在人的灵魂和身体的微观世界中,还是在整个天堂的宏观世界中。这三位西方先哲将ἁρμονιόα指向了这样的一种观念,即通过一个普遍的“逻辑 斯”,将不同的事物或对立面融合在一起,由此建 立起一种万物融合的和谐。由此可见,西方文化的ἁρμονιόα,指的是没有多样性的和谐,是在任何多样性被消除之后形成的彼此一致,其实是追求“同一”。
当然,西方的ἁρμονιόα概念中并非完全没有多样性的元素,但这样的“多样性”必须以不同元 素之间没有紧张关系为前提。这与中国人的“和合”概念形成了对比:差异确实存在,不同元素之间紧张关系也会发生,但这可以通过“协和”即和 平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
最后,奈斯安认为,尽管中西方对“和”的理解 差异只是细微的,但这种差别已足以使西方人比中国人难以感受到与其他国家密切合作的必要性和意义。当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例如,价值体系之间的差异)如此之大以至于无法调和时,西方国家的人们可能不会主动与这些文明合作,而这必然影响国际合作和共同发展。因此,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让人们拥抱文明的多样性,就很有必要。 她相信,“总有一天,人类都会开始在骨子里感受到多样性的和谐”。
台州学院和合文化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何善蒙教授,针对天台山和合文化及其当代价值发表了演讲。他认为,天台山和合文化研究的兴起,有着重要的时代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开始成为世人共识,但“文明冲突”“生态危机 ”也成了人类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学界有识之士呼吁,要从中华文化中寻求智慧,化解人类面对的冲突与危机,中华和合 文化的提法由此出现。也是在此背景之下,对于天台山文化具有的和合特质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而天台山因为是“和合二圣”的诞生之地,在中华和合文化的历史脉络中,就拥有了十分特殊的意义。何教授认为,天台山和合文化是指台州地域内因“和合”思想而产生的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是以儒、释、道三教的和合思想及其相互圆融为主要内容,以寒山、拾得“和合二圣 ”为突出代表,是天台山文化的精髓与本质特征,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典型形态和鲜活样本。
何教授还对天台山和合文化与南孔文化、阳明文化做了比较。他认为,与后两者不同,天台山 和合文化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范畴,它是天台山文化研究者站在时代的立场对于天台山文化本质属性的新提炼、新概括,既是对历史上的天台山文化的一种创造性转换和发展,又代表着对当下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内涵的确定,是支撑“台州现象”的价值基础。所以,我们说天台山文化是和合文化的鲜活样本,实际上就是侧重关注它对当下台州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时代意义,而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历史描述。
何教授指出,我们说天台山和合文化是中华 和合文化的典型形态,这是因为天台山和合文化是属于中华和合文化的,这就意味着,应该跳出天台,面向中国乃至世界来认识天台山和合文化;我们说天台山和合文化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鲜活样本,这表明,我们不止关注它的历史价值,更多是它的现实存在和对未来发展的意义。在台州,我们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和合文化的各种价值维度,无论是语言、行为、饮食、建筑、民俗等,都在很直观地向大众传递着和合的精神,这对于我们把握和合文化是一条极佳的路径 。如果中华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合文化的话,那天台山和合文化所起 到的作用就是具体地、真实地呈现这种文化。经由台州文化的这些现象,使人们可以真正理解中华 文化的和合本质,这正是天台山文化作为和合文化的鲜活样本、台州作为和合圣地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在“2022 和合文化全球论坛”上,中外专家云集,他们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以上综述只是管中窥豹。要了解本届论坛的学术观点全貌,敬请读者期待论坛征文在会刊《和合文化》中结集出版。
杨供法副教授系台州学院和合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本文转自《台州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月,第45卷,第1期)。网页版文稿因排版要求省略了部分注释,文章详情可参考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