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新闻资讯  >  正文

讲座回顾 | "桐江论道"第八讲顺利举行

来源:桐江论道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01-24      点击数量:

2025年1月22日,“桐江论道”第八讲“小道可观:古代士人与游戏”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台州儒学院、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讲座邀请了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献研究所教授、博导何朝晖担任主讲嘉宾,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导张志宏担任与谈嘉宾,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台州儒学院院长何善蒙担任与谈嘉宾,浙江省委党校讲师、台州儒学院副院长叶达担任主持人。本次讲座吸引了众多听众的参与,气氛热烈,获得广泛好评。

何朝晖教授围绕中国古代士大夫的游戏观展开了精彩演讲。以孔子和朱熹为代表的正统儒家对游戏持一种相当节制的态度。然而在中国古代,士人的游戏活动是相当普遍的,其中一部分士大夫对游戏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不仅亲身参与游戏,而且积极进行游戏的编创。在这些士大夫看来,游戏不只具有“玩物丧志”的一面,还承载了若干积极的社会功能。游戏可以使人放松身心,怡情悦性,更重要的是能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百姓进行道德教化,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实现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同时编制和书写游戏也是士大夫自我表达的一种手段,是他们寄托思想与情感的一个精神世界。

毋庸讳言,古代游戏中也存在与赌博、色情相联系的糟粕因素,历代文人中一直存在着限制和反对游戏的声音,这是古代士大夫与游戏关系的另一面。在当今的游戏时代,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健康有益的游戏文化,或许可以从历史经验中获得启示。

在与谈环节,张志宏教授指出:一方面,传统观念认为“玩物丧志”,担心游戏会影响人的志向和品格;另一方面,历代文人雅士对游戏也有深入研究和独特见解。其实,游戏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人而不在物,游戏本身既可以是寓教于乐的工具,也能作为放松身心的方式。对待游戏,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在适度游戏中才能有真正的享受和收获。

本次讲座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游戏文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不仅展现了传统游戏文化的丰富内涵,更为当代游戏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文:四通/图:希贤/审核: 鸿蒙/责任编辑:和合文化研究院